2月11日,記者從2024年四川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去年以來,四川啟動深入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省建設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效。其中,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99.5%,延續總體平穩、趨勢向好的態勢。新培育并推廣100個“天府糧倉”精品品牌,在7個省(區、市)開展的“天府糧倉”精品產銷對接活動中,累計簽訂采購合同金額近25億元。
標準化是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基礎。去年,四川制定《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規范》等64項省級地方標準以及《鱘魚子醬加工技術規范》等團體標準。截至目前,全省現行有效省級農業地方標準達595項,基本實現“有標可依、有標可用”。
打造品牌,有利于提升農產品質量和效益。去年,麥洼牦牛、汶川甜櫻桃等4個品牌進入農業農村部農業精品品牌培育名單,利州紅梨、西充黃心苕等22個品牌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全國開設108個“三品一標”品牌農產品專賣店,實現推廣營銷雙贏。
在農產品質量監管方式上,去年四川推動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與市場準入有效銜接,新建196個合格證查驗標桿市場。升級優化四川農安智慧監管平臺,建立全省風險識別預警和主體信用評級數據模型,精準篩選出高風險生產主體。采取“一企一策”,實施精準化精細化監管。去年,全省新增注冊備案主體5361家。
在農產品質量監測方面,去年,全省農業農村部門定量監測農產品樣品16.12萬批次。在每季度開展一次例行監測外,圍繞“川字號”特色優質農產品,組織開展特色產業集群、現代農業園區、“天府糧倉”精品(培育)品牌農產品等專項監測,對柑橘、龍眼等水果植物調節劑、防腐、保鮮、添加劑進行風險評估,對豇豆、水產品等重點品種實行“月月抽”。全省累計開展膠體金速測14.87萬批次,同比增加110.9%。(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闞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