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映的電影《逆行人生》讓人看到了平臺算法的嚴酷無情,也讓很多人感嘆行業無限內卷,最后苦的只是打工人。不過,讓人意外的是,外賣行業卻在2025年打響了“反內卷”的第一槍。近日,美團先是全國上線“防疲勞機制”,騎手實際跑單超過12小時將強制下線休息,后來又公布將在2025年底前全國范圍內逐步取消“超時扣款”的規則。
此外,近期包括汽車、鋼鐵、電商平臺等多個行業也密集發聲,倡導抵制“內卷式”競爭,建立更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和內生動力。
從202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要“強化行業自律,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到2024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提及“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毋庸置疑的是,2025年“反內卷”將會是各個行業最關注的話題。
中國家電行業從最開始的吸收引進到通過自主創新不斷壯大,再到如今走在世界前列,對創新的堅持是持續發展的核心所在。而如今家電行業同樣深受“內卷”之困,惡性競爭、價格戰等行為讓行業面臨著低效、低創新、低水平的發展危機。
2024年,空調深陷內卷式惡性競爭,價格戰成為2024年空調企業的切膚之痛;廚電企業堆硬件、拼參數,迷失在內卷的洪流中;同質化的小家電觸目皆是,蛋糕越做越小;新興品類也逃不掉內卷“魔咒”,掃地機器人和洗地機競爭日益白熱化,不少企業不得不出海尋新機......
很多企業還未改變思路,延續過往的低價競爭策略。小米進入空調賽道,不斷營銷其“性價比”、“低價”標簽,小米集團合伙人、總裁、手機部總裁、小米品牌總經理盧偉冰可能在不太了解空調行業技術創新邏輯的前提下,簡單對比了冷凝器銅的用量多少、室外機風扇大小,就在公開場合發表言論稱,“拆了友商的空調,發現小米空調用量是最足的”,還稱“友商一個成本3000塊錢的空調卻賣到了兩萬多,像這樣的一些行業需要小米的加入和鞭策”,這樣貶低友商、只強化低價的行為無疑加劇了行業內卷,讓空調企業只能焦灼于如何降本、如何通過低價生存,而無法將發展重心放在拼創新、拼服務上。
拼多多的“僅退款”、“自動跟價”等規則,也讓商家叫苦不迭,“僅退款”規則設計的初衷是提升消費者體驗,保障消費者權益,但后來各主要電商平臺的“僅退款”規則對商家的要求較為苛刻,導致這一規則被部分消費者濫用,擠壓商家生存空間、助長低質低價競爭風氣。而“自動跟價”規則利用平臺強大算法介入,通過“比價”強化了商家內卷,讓企業叫苦不迭,企業甚至無奈推出針對不同渠道的“AB”款形式來應對。
欣慰的是,當下,家電行業已經覺醒,并開啟“反內卷”之路,2024年8月,在由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指導,中國家電網主辦的“風隨新動·內卷有戒 2024-2025中國空調行業高峰論壇”上,主辦方攜手渠道、企業共誓《空調行業市場競爭行為八戒》,抵制內卷、摒棄惡性價格戰、抵制無行業擔當之行為等宣言,開啟行業發展新篇章。
多個企業也發出了反內卷的信號,美的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在2025美的集團經營管理年會上表示,“我們要積極參與和對決內卷,但我們更要跳出內卷”。近日,還有消息稱,美的向中國境內員工提出簡化工作方式的六大要求,包括“內部溝通嚴禁PPT;嚴禁他人代寫材料,包括董事長、總裁在內,自己的材料自己寫;嚴禁下班時間開會,嚴禁形式主義加班;嚴禁微信群內喊口號、舉拳頭等形式主義,減少微信群等”等內容,糾正職場內卷。各大主流電商平臺持續優化僅退款政策,構建更為公平健康的電商環境。
2025年,兩新政策擴圍,家電以舊換新政策進一步優化升級,家電以舊換新政策的初衷和目的是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因此政策惠及到的主要是高質量的綠色智能家電等產品,企業也應該轉換經營思路,專注于技術創新和實力提升,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存活。如果仍然固守不理性的“低價”、“內耗”戰略,這種過度競爭不僅難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也對行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不利,更與國家倡導的以技術創新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