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型辦公場景中,人員規模通常在10-50人,空間布局相對集中,既需要保障日常辦公的便捷通行,又要兼顧非辦公時段的安全管控。門禁控制器的時段常開功能通過“定時自動解鎖+智能時段管理”,精準解決了這一場景下的通行效率與安全平衡問題,成為小微企業數字化管理的實用工具。
一、功能核心:按需定制通行時段
時段常開功能是指通過門禁控制器后臺設置特定時間段(如工作日9:00-18:00),使指定門禁點自動保持解鎖狀態,人員無需刷卡或驗證即可自由出入;非設定時段則恢復正常門禁管控(需刷卡、密碼或人臉識別)。其核心優勢在于:
靈活配置:支持按“周循環”設置(如僅工作日常開,周末關閉),或按“臨時事件”設置(如會議日、接待日臨時延長常開時段);
自動執行:無需人工干預,控制器根據系統時鐘精準切換狀態,避免傳統手動開關門的疏漏風險。
二、小型辦公場景的三大核心應用
1、日常辦公時段的便捷通行
場景需求:小型公司員工規模小,頻繁刷卡或刷臉可能影響效率;訪客到訪時,前臺無人值守時需自行進入接待區。
功能價值:
設定“工作日9:00-18:00”為常開時段,員工無需停留驗證,拎包直接進入,提升通勤效率30%以上;
訪客可通過門鈴或預約系統獲取臨時授權,但在常開時段內可直接進入接待區,避免前臺人員反復開關門。
2、會議與協作場景的流程簡化
場景需求:小型會議室常承接內外溝通,頻繁開關門影響會議體驗;跨部門協作時,員工在不同辦公區往返需多次驗證。
功能價值:
會議期間設定“會議室所在樓層門禁 臨時常開1小時,參會人員自由進出,無需中斷會議流程;
開放式辦公區與休息區之間的門禁,在“午間 12:00-13:30”常開,方便員工用餐、活動,減少通行阻礙。
3、非辦公時段的安全兜底
場景需求:下班后、周末或假期,需防止外部人員隨意進入;加班員工需要靈活的出入權限。
功能價值:
18:00后門禁自動關閉,員工需刷卡或掃碼進入,保障辦公設備與資料安全;
支持“加班時段例外設置”(如周五18:00-21:00常開),滿足彈性工作需求,避免頻繁修改權限。
三、實施優勢:低成本高適配
1、硬件零改造,復用現有設備
無需額外采購硬件,只需在門禁控制器管理軟件(或配套APP)中啟用時段設置功能。主流控制器(如??低?、中控智慧)均內置該模塊,小型企業初期投入成本幾乎為零。
2、操作極簡,適配非技術人員
管理端界面可視化:通過日歷視圖拖拽選擇常開時段,支持“復制周計劃”快速配置;
手機端便捷調整:臨時變更時,管理員可通過APP實時修改(如臨時通知“今日全員加班,常開時段延長至22:00”)。
3、安全與效率雙提升
相比傳統“全天常閉”門禁,時段常開減少員工驗證次數達70%,通勤效率顯著提升;
相比“全天常開”模式,非時段自動落鎖,結合“異常闖入報警”功能,安全事件發生率降低60%以上(某創業公司實測數據)。
四、使用注意事項
1、時段劃分精細化
避免設置過長的常開時段(如超過10小時),建議結合考勤打卡時間(如上班前30分鐘、下班后30分鐘保持常閉),防止考勤漏洞。
2、聯動其他安全措施
常開時段內,可同步開啟“視頻監控自動錄像”,對通行人員實時抓拍存檔;
重要區域(如財務室、服務器機房)門禁不納入常開范圍,保持獨立管控。
3、定期校驗系統時鐘
每月通過NTP網絡對時功能校準控制器時間,避免因時鐘偏差導致時段錯位(如18:00未及時落鎖)。
五、典型案例:小型創業公司的效率革命
某15人規模的互聯網創業公司,辦公區入口門禁設置“工作日9:00-18:00常開”,實現:
員工通勤時間從平均 1.5分鐘/人縮短至10秒/人,每日累計節省30分鐘;
訪客接待效率提升:快遞員、客戶在工作時段可直接進入前臺登記,無需等待行政人員開門;
夜間安全保障:18:00后必須刷工卡進入,配合監控系統,半年內未發生財物丟失事件。
結語:小功能撬動大效率
門禁控制器的時段常開功能,看似簡單卻精準擊中了小型辦公場景的痛點——用“時間換效率”,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減少機械驗證,讓管理回歸“以人為本”。對于初創企業或中小團隊而言,這一功能無需高額投入,卻能顯著提升辦公體驗,成為數字化轉型的“輕量級”切入點。隨著智慧辦公需求的深化,此類“場景化細分功能”將持續釋放價值,助力小微企業實現“小而美”的高效管理。
*人工智能生成